6月3日,自然資源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銀保監會《關于協同推薦“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意見》(自然資發〔2020〕83號)推出,對近年來代表地區的各類做法給予了肯定與總結推廣,多措并舉要求今年年底之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具備條件的縣市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所有市縣力爭實現“一窗受理、并行辦理”全覆蓋,一般登記和抵押登記時間均壓縮至5個工作日。
△ 三部門聯合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
一、服務目標
臻善不動產登記在線服務平臺以“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意見為指導,精心打造出“一窗全服務、一碼全關聯”的全場景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多端業務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實現“四全兩無”登記新模式,實現不動產登記“五減”的最終目標,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為便民利民服務助力,持續提高群眾體驗感和滿意度。重點支撐實現:
01 辦事零跑腿
加大加強面向公眾的互聯網服務,加大APP、微信小程序服務能力,推進網上便捷辦、更快辦、優先辦,推行實現全城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申請人在網上“刷臉”、在線視頻面簽、不見面辦理,實現“一次不用跑”。
02 材料零提交
基于部門內/外數據共享,電子簽名與簽章推廣使用,建設實現以電子化管理替代原先審核、登簿、發證、歸檔等環節中的紙質文件管理,確保登簿和數據傳輸質量,提升不動產政務管理的智力和能力。
03 業務全協同
加強應用不動產單元代碼“一碼”,不斷深化與稅務、金融機構、法院、開發企業、房屋經紀機構等部門單位之間的業務協同,持續縮短服務半徑和辦事時間。
二、解決方案
平臺就部門間交互痛點、用戶綜合需求、系統智能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綜合設計,以“互聯網+”思維,依托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AI人工智能、電子簽章簽名、視頻、二維碼、在線(移動)支付等技術,探索支持從“只辦業務”到“綜合服務”,“人工服務”到“智能輔助”,“紙質文件”到“電子文書”,“只跑1次”到“可跑0次”的全面改造。
△ 整體解決方案
01 一碼關聯:全場景一體化
基于不動產單元號的全面前置推廣,實現不動產全生命周期調查成果的統一管理與編碼,支持“一碼管地”、“一碼全息”;支持以不動產單元代碼為核心,“碼”上查詢、“碼”上關聯、“碼”上調用自然資源體系內、外相關部門的業務數據;實現多場景化的 “一站式”服務。
△ 全場景一體化服務
02 一窗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
平臺可支持部、省、市三級部署與應用,統一服務門戶、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業務辦理、統一智能輔助、統一證照共享、統一業務協同、統一監測監管;實現用戶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 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
03 一網通辦:多端業務一體化
通過移動端、PC端、自助端三端融合,組合式推進電子簽約、在線申請、遠程受理、實時查詢、登記預約、在線核驗、在線繳稅、在線咨詢、咨詢公告、信息決策服務、電子證書(證明)應用等全項服務,助力“五減”政務改革,實現公眾“零跑腿”。
△ 不動產登記在線服務(PC端)
△ 不動產登記在線服務(APP端)
△ 線下“不見面”受理審核服務
△ 自助服務區
三、特色優勢
01 全類型
申請人通過手機服務端、電腦服務端、自助設備端等服務端口,支持辦理各類主流類型的不動產登記業務。
02 全流程
從簽約申請、審核登簿到發證、歸檔,不動產登記全生命周期都實現“網上辦”。
03 全地域
申請人不受地域限制,經過遠程身份認證,可以跨區域享受在線簽約、在線申報、在線繳稅、在線查詢、在線咨詢等在線服務。
04 全天候
通過實行電腦智能審核、電腦輔助人工審核等方式,所有業務實行全天候響應,“24小時不打烊”。
05無線下
所有登記業務都在網上辦理,不在線下傳遞、補充資料。
06 無紙化
多部門信息互通共享,實現申報材料的網上獲取,群眾不需提供紙質資料,采用電子簽名實現申請材料電子化,全面應用電子不動產權證書(證明),建立不動產登記電子檔案。
四、典型案例
浙 江
浙江省級:浙江省不動產登記一窗云平臺
寧波市: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平臺建設項目
衢州市:政務信息系統集成和公共服務示范工程之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優化項目
義烏市:浙江省不動產登記“創新示范”試點系統開發建設項目
山 東
山東省級: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項目
聊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級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
河 南
河南省級:不動產“一窗受理平臺”項目
山 西
山西省級: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軟件及服務項目